– 学习就是发现规律,将新知识与已有认知联系起来的过程。这也是双链笔记如今大火的原因:不是因为酷炫的脑谱视图,而是因为连接知识本来就是我们大脑的一种机制。
– 学习的大脑路径:神经元-神经纤维-突触-神经纤维-神经元,突触与突触间的交流要经过电信号-化学信号-电信号的过程,突触可以决定信息的传递量。
– 这种机制决定了我们更喜欢排除法遗忘是常态,重复是记忆的唯一真理,而掌握提取记忆的诀窍则是学习的终极追求。
## 为什么要复习?
– 因为大脑认为学习知识不影响生存,至少不会影响到明天的生存,所以对于学习知识不太重视,并不会将纳入长期记忆中去。
– 为了欺骗大脑,所以我们需要持续复习,持续向大脑输入知识,以这种方式告诉大脑:这些信息(知识)很重要,要记住啦!
– 复习的方法以 § 间隔复习法 为佳,现在有艾宾浩斯和supermemo等经过科学证明的方法,书里也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:
– § 间隔复习法
– 第 1 次复习:学习后的第 2 天
– 第 2 次复习:第 1 次复习 1 周后
– 第 3 次复习:第 2 次复习 2 周后
– 第 4 次复习:第 3 次复习 1 个月后
## 提取记忆的能力比记忆更重要
– 记忆就好像是往档案室的某个抽屉里塞东西,提取记忆则是在档案室里找东西,只有取的次数越多,我们才对提取这件事情越熟悉,知道哪条路径更好
– 在 202204301620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书中,也提到这一点:检查是不是学会一个知识点,或者看懂一篇文献,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下来,以费曼为例:
– 一个历史学家在费曼办公室看到了费曼的笔记,他惊喜的说:“我看到了费曼的手稿。”
– 费曼严肃的回答:“不,这就是我的思考。”
– 历史学家说:“那这就是思考过程的记录。”
– 费曼说:“不,我不写就无法思考。”
– 想法如果只在脑子里发生而不记录下来,那只是过眼云烟。只有写下来的想法,才能让自己开始思考。因为偶然发生的感想只是大脑的浅层反应,而通过写这个动作,在写的过程会自然的审视自己的点子,从而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,开始考虑why,how等现象背后的原因。不写,就无法思考。
– 同样还是费曼,用费曼的话来说:当你把一个物理学知识给你奶奶讲明白时,你才算真正掌握这个知识。
– 不论是测试,还是写作,还是说给第三者听,以上的目的都是让我们能够检视已有认知的不足,并通过练习强化⌈取货路径⌋——产生LTP,实现长时记忆。
– 如何产生LTP
– LTP需要神经元 ==反复受到刺激,复习与回顾是学习的最重要环节==
– 方法1:保持好奇心
– 与自己对话,进行费曼
– 定期输出,作为测验
– 要始终以”读厚读薄再读厚“的精神去阅读
– 方法2:用情绪辅助记忆,因为杏仁核同样可以引发LTP
– 场景记忆:用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代入记忆
– 戏剧式记忆:代入自身情感,以演员的态度进行记忆
– 保持适当的紧张感,临阵磨枪和长时间备考都不可取。
– 保持饥饿感,不要吃的太饱,不要让环境太舒适
– 情绪对学习与记忆都很重要
## 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态度?
– 明白自己不是完人,能够正视自己的弱点- 要抱着久久为功的态度,逐个攻克不懂的地方,以渐进式的方式前进
读书笔记: B842. 20220418考试脑科学